张献忠的流寇人生
日期:2020-05-29 栏目:张献忠 浏览:次
古话曰:天下未乱蜀先乱,天下已治蜀未治。可能是地域、物产和人的性格等诸多因素,使四川在历史上曾遭到过多次野蛮的大屠戮。如在西晋东晋之交。事起于公元301年,蜀西豪强李特纠合流民两万余起兵反晋,自称镇北大将军,在绵竹(今德阳市黄许镇)扯旗造反,陷广汉、围成都,入城大屠杀。李特战死后,其子李雄称成都王,后又称帝。李雄粗鄙无文,杀人作恶不自知,四川血雨腥风长达50年。公元1279年,元灭南宋,两度攻陷成都,每次都进行大屠杀。“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,城外者不计。”“蜀民就死,率五十人为一聚,以刀悉刺之,乃积其尸。至暮,疑不死,复刺之。”蒙古人杀人作恶又胜过李特父子。终元一朝,成都残破,始终无起色。明末清初张献忠剿四川,真是鸡犬不留。这次最为残酷,远胜过前两次,空前绝后。
张献忠,延安人,粗识文字,雅号静轩,曾在延安府充捕快手,后来在“长隶延绥镇为军”,当了个职业军人,因为胆大妄为犯了军法,被捆起来要在军中斩首。主将陈洪范见他状貌奇特,起了爱才之心,主动要为他到总兵王威面前求情。但陈洪范还没未得及张口,外面的张献忠已经乘机逃脱。张献忠个人性格的桀骜不驯和做事的不成章法由此可见一斑。
明崇祯三年(1630年),陕西饥民发动起义。张献忠也趁势在米脂聚众而起,自号八大王。第二年,张献忠率部参加王嘉乱联军,为三十六营之一。因为英勇善战,张献忠很快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并以能谋善战的八大王出名。
王嘉胤死后,张献忠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,高迎祥称闯王,张献忠、李自成号闯将。1635年,荥阳之会后,张献忠与高迎祥等一同进兵东部地区。不久张献忠与李自成开始分裂,张献忠率部进攻长江流域,李自成则在黄河流域活动。
崇祯九年,张献忠被总兵左良玉和陈洪范两路夹击,一败涂地。张献忠自己额上也中了一箭,血流满面,无法继续作战,只好逃走。张献忠手下的将领闯塌天(刘国能)历来与张献忠不合,见张献忠兵败如山倒,趁势投降了熊文灿。张献忠听说后大为惊恐,担心闯塌天知道自己底细,会引导官军前来追杀自己。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,立即派人与陈洪范联络,说愿意投降。陈洪范因与张献忠有旧,替他在熊文灿面前大说好话。于是熊文灿接受了张献忠的投降,还命他仍率旧部,屯驻谷城,授与副将。为了表示诚意,张献忠又主动为明朝招降了罗汝才。罗汝才绰号“曹操”,也是农民军的首领,后为李自成所嫉,被暗杀。不久张献忠养好了伤,缓足了气,既不按原安排遣散义军,也不参加对李自成部义军的战斗,而是把守一地加强军事训练,保持自主权。1639年,张献忠因对明朝腐败官僚无止境的索贿、敲诈、对自己的刁难、不信任深感不满,加之受到李白成的影响,再次起兵反叛,于5月采用“避实击虚”、“以走致辞敌”的有效战术,重举反明的大旗,转战各地,使明军疲于奔命。崇祯恼羞成怒,处死了熊文灿。崇祯十六年(1643年)五月,张献忠攻下了武昌,将楚王装进笼中投入长江。随即强迫武昌城15岁以上、20岁以下的男子入伍,其他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掉。从鹦鹉洲到道士湫,浮尸蔽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