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献忠屠蜀(4):屠城计划

     虽然杀人越来越多,但各地战事失利的坏消息还是不断传来,张献忠越来越怀疑入川是一个错误。他本以为蜀人容易征服,哪知道却让他陷入泥潭,连遭败绩。张献忠心里愤恨:“初谓蜀人易制,渐以出兵数败,士众反复;攘袂瞋目,有咀嚼蜀人之心”。张献忠认为反叛的原因是书生作怪,于是一个杀人计划出笼了。

 

     张献忠登基大西皇帝的第二年,发布了一个诏书,要在成都举行“选举考试”,命令全川读书人,一律赴成都应考,考取者,将按等级授以官爵,如果不来应考,本人及全家斩首,不报告的邻居连坐。

 

     命令一下,各地书生只得出发,来到成都,住进大慈寺,进去之后,就不许出门;一个月之后,各地报告,生员已经齐聚,加上原来应考的书生,四川读书人大多到了成都。于是,张献忠采取行动了。

 

      有一个参加这次选拔的考生,名叫欧阳直,他在《蜀警录》中记载:

 

     “读书人来齐了那天,自大慈寺门到成都南门,两旁各站甲士三层。在寺门口设一长绳,离地四尺,张献忠亲自边上‘验发’。”如果此人年龄尚小,身高不足四尺,或者张献忠看着顺眼,想留下来用,就命令站到一边。除此之外,即属检验合格,准许出发。“于是,每发一生员通过,前面有一人,手执高竿,悬白纸旗一幅,上书某府某州生员。教官在前,士子各领仆从行李在后,鱼贯而行,以为是去赴考场。到城门口,打落行李,剥去衣服,出一人,甲士即拿一人,牵在南门桥上斫入水中,师生主仆悉付清流,河水尽赤,尸积流阻,十余日方飘荡去尽。”

 

     如此“考”了三天,除了十几名年龄幼小、张献忠看着喜欢想留为己用的孩子之外,剩下的进士、举人、贡生,连带其书童、仆人,共一万七千人,全杀死了。本来欧阳直也在被屠杀的行列里,张献忠看到他年幼,留作书记,直到张献忠死后,欧阳直才乘机逃出。

 

      杀完书生后,张献忠又开始杀“医卜星相”等流民中的精英人物,因为这些人见识较广,流动性高,鼓动力强,有可能起来造反。他假托要做法事、或有大型工程招工等事项,把“僧道、医卜、阴阳诸流,及百工技艺人”等,骗到成都,“至则皆死”,仅和尚就杀了2000多人,其他人等更是不计其数。

 

     虽然杀了这么多人,各地反抗浪潮还是风起云涌。川人倒下一个,站起一百,前赴后继,奋起反击,而且出现里应外合的趋势:反抗者从山里出来,攻击城市,城里人趁机开门,群起攻击张献忠的守城部队。

 

     张献忠大惑不解,在其他地方,人民都对他战战兢兢,俯首帖耳,唯独川人,“恩之不附,威之不畏,屡抚屡叛,将若之何?”。他没有检讨自己的暴政,他没有思考川人如何活下去,却认定反叛的原因是城内有内奸,张献忠决定:在各地对城内市民“斩草除根”!

 

     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记录了成都屠城过程:

 

     大顺次年十一月二十二日,张献忠开始屠城。他事先放出风声,说有大队敌军将至,宜操练兵马,准备御敌。接着,他集合部队,召集将官开会,传达了“剿洗全城,不留一人”的命令,命令说“成都百姓已暗通敌人,勾引大队入川,故当剿灭此城居民。尔等各宜秘密准备,不得遗漏军情”云云。

 

     次日,屠城开始。成都城内所有百姓,除大西官员家属外,全都被搜出押解到南门和东门空地上,周围站满张献忠手下官兵。利类思慌忙赶到南门,安文思赶到东门,想劝负责的将官不要杀人,可是根本不起作用,杀人游戏已经开始:“无辜百姓男女被杀,呼号之声,惧绝心目,血流成渠。”

 

     开始屠杀不久,张献忠亲自率马队来到南门外沙坝桥边,亲自观看屠杀场景。老百姓一见张献忠到来,“皆跪伏地下,齐声悲哭求赦云:‘大王万岁!大王是我等之王,我等是你百姓,我等未犯国法,何故杀无辜百姓?我等无军器,乃是守法良民,乞大王救命,赦我众无辜小民。’云云。”张献忠丝毫不为所动,反而破口大骂四川人忘恩负义,私通敌人,自寻死路。“随即纵马跃入人丛,任马乱跳乱踢,并高声狂吼:‘该杀该死之反叛。’随令军士急速动刑”。于是数万士兵齐动手,被杀之人越来越多,呼号之声越来越稀。最后,举目四望,只见城外尸积如山,“逐处皆尸,河为之塞,不能行船。锦绣蓉城顿成旷野,无人居住。一片荒凉惨象,非笔舌所能形容”。

 

     在成都屠城的同时,其他各地也在进行屠城。由于各地人民屠杀殆尽,当时有文化能书写记录的人较少,留下来的资料不多。但简州人士傅迪吉弃学从商,正好拉布匹绸缎到简州城里贩卖,不巧遇上这次灾祸,后来幸运地逃脱了屠杀,他写了《五马先生纪年》,记录了他所经历的屠杀过程:

 

     十一月初三,傅迪吉刚刚入城,就赶上张献忠从成都发兵,把简州城四面围住,然后进城搜检人口。看到张献忠军进城,大家赶快四处躲藏。但这些军人是搜查的高手,老百姓启能躲得过他们的眼睛,几乎所有人都被搜了出来,傅迪吉也不例外。

 

     所有城内居民都被押解到城门外的河边空地上,在这里,他们度过了恐怖的一夜:“我遂入众人中,站立空坝。其时天色已晚,墙上河边塘火齐起,胜如白日。都督驻扎城楼。起更之时,我才随众人坐下。人挤太紧,果然无容足之地。幸喜我正在人群当中,四面围得千层,得免受张军的苦楚。那些离张军近的人,张军将棒乱打,犹不致死。后面坐在城墙下者,被墙上的张军推倒城墙垛子打烂而死,众恶贼遂拍掌大笑,以为取乐。伤哉伤哉,此日之天道安在哉?”

 

     第二天一早,张军在北门外众人中选人,傅迪吉幸运地被选中参加了张献忠军。选过人之后,剩下诸人就没有用了,于是大开杀戒。“复闻举号三声毕,大叫各营传兵杀人。顿时只闻刀响,大杀逾时,与昨日不同,久之,尸满大坝,无人可杀,住刀。随拖死人下河,河面不知堆积几层。及视墙下,所存甚多,犹难计数”。杀完人后,“起营回州,将前留妇女尽杀,上成都去了,谓之卷塘”。

 

     就这样,张献忠将其控制区内各地城内百姓杀尽。但城内也需要有人为军队服务,于是又从城外郊区或山区强迫村民进城。他认为杀掉了城内内应,就应该打胜仗了。

 

     可是,各地还是不断有人反叛。同时,这时候清朝军队也打到了四川境内,占领了四川东部;而明朝残余的军队占领了四川南部。张献忠和明军、清军、农民军作战,都以失败告终,几个月都没有打过一次胜仗。张献忠认为是自己杀得不够,是城外的百姓还没有杀的原因导致的,又制定了“除城尽剿”的计划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sjkcy.com/mes/zhang/2020/0324/1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