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龙对石虎,金银万万五,谁人识得破,买尽成都府

       明末清初,与李自成齐名的起义军领袖“张献忠”,从川蜀之地搜刮了数千船金银宝藏,顺着岷江直流而下,却在彭山县江口镇一带遭到了阻击,上千船宝藏随船尽数沉入江中。这些在当时富可敌国的财宝在江中搁置了数百年,终于在300年后被人发掘重现天日,2017年2月,四川省文物局对这些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,终于揭开了371年前张献忠“江口沉银”的惊天之谜。
       张献忠“江口沉银”起初只是一个传说,当地还流传着“石龙对石虎,金银万万五,谁人识得破,买尽成都府”的民谣,但是随着一次一次的文物被盗掘贩卖,2017年四川文物局决定对这批文物进行抢救性挖掘。

       当时“江口沉银”遗址周边一共有7个村落,考古人员根据政府提供的人口信息,询问了9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,总算是得到了传说中的一些零碎信息。

       最终考古团队将挖掘地点定到了望江台,但是他们又面临到一个难题,这片水域水势湍急能见度很低,挖掘工作根本没有办法如常进行。于是他们想到了在岷江的枯水期砂石围堰的办法,终于在2016年4月,经过上级复批之后,“江口沉银”的挖掘工作正式开工。

       连续一百天,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挖沙子,经过几个月不断挖掘,第一枚印着“大顺”的银锭被挖出河床后,宣告了这段晦暗历史的真实性。

       刚开始,文物局只准备了一个很小的保险柜,想着能从地下挖出一枚铜钱或者一根发钗,也算是一种胜利。

       但是随着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,文物局就开始了漫长的保险柜采购之旅。最后双开门的保险柜装满了整整三个房间。

       有一个整理铜钱的工作人员,每天的任务就是数铜钱,正所谓“数钱数到手抽筋”。

       最终,从这个1646年的古战场中,一共出土了42000余件珍贵的文物,其中不乏首饰和零碎散银,这也印证当时张献忠搜刮民脂民膏的事实。

       这些在当时富可敌国的财富,也反映出对四川刮地三尺的掠夺,以及从请初开始,“湖广填四川”长达一个多世界的大移民,也反映出张献忠对四川做出的不可磨灭的伤害。

       那个个灰色动荡的年代,抹不去的是川蜀大地的斑斑血迹。而面对这数以万计的财富,却仍未感觉到开心。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!”的时代仿佛历历在目,那段满目疮痍的岁月似乎仍旧是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的伤疤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sjkcy.com/mes/arcexc/15.html